top of page
Search
藝點 嘉
Apr 22, 20223 min read
以食為名的文化脈絡-朴食文化餐桌計畫
文化從來都不只出現於字裡行間, 它是活生生的,存在於你我日常。 撰稿:林欣慧 文化,是指生活於同一環境及經濟方式的人,於潛移默化之中產生的約定俗成。 文化的面向多元,且根據不同的時代背景與發展,亦能擁有各式形態樣貌。而希冀藉由追尋飲食的文化途徑,挖掘過去台灣發生的歷史樣貌,...
163 views0 comments
藝點 嘉
Sep 16, 20212 min read
平凡簡單的生活陶藝|黃各輝
黃各輝.朴子在地青創陶藝家 撰稿:林欣慧 藝術家黃各輝數年前在因緣際會下,於交趾陶工作室當學徒,因而愛上每日單純、專注地做陶生活。離開工作室後,回到家鄉朴子持續深耕陶藝。面對土、沉澱內心與自己對話、從無到有的創造過程,皆讓黃各輝產生成就感,擁有十足動力。...
186 views0 comments
藝點 嘉
Sep 16, 20212 min read
遇見陶中自我的樣貌|蔡江隆
蔡江隆.灣橋陶花源 撰稿:吳則萱 「一開始別人都會認為我是個瘋子,但是對我而言,實踐理想靠的是態度,其中更是關乎一個人的願力。當願有多大,力就有多大,端看自己對想要的東西有沒有努力去達成。」十五年前台灣還不盛行自力造屋,蔡江隆老師憑著強大的願想兌現出一山理想的家屋。當初很多...
367 views0 comments
藝點 嘉
Sep 16, 20213 min read
厚實圓滑的作陶溫度|謝宗興
謝宗興.桃城手捏壺 撰稿:吳則萱、林欣慧 從自創桃城手捏壺迄今,已經半甲子歲月,謝宗興老師依然創作不輟。談起自創的手捏壺技藝,謝宗興老師說,他光是鑽磨、用手抓出圓弧的外衣就用了五年。純熟的工藝來自不輟的投入,這在謝宗興老師的生命中都有跡可循,他用十年磨一劍,三十年成一技藝。...
162 views0 comments
藝點 嘉
Sep 16, 20214 min read
生土死灰的寧靜祥和|羅紹綺
羅紹綺.天目釉燒 撰稿:吳則萱 泥土是蘊養萬物的母體,是生的起點,灰是生命結束後燒盡的餘墨。「生土死灰這個循環不是我的論述,從我汲取原料到創作手法,我都希望是像大自然一樣,一體呈現。」自小便與土結伴,也因就讀相關科班,在求學途中與陶土都存有依繫。當時,陶土之於他,除了有趣,...
83 views0 comments
藝點 嘉
Sep 16, 20212 min read
心繫家鄉的陶藝情懷|侯吉村
侯吉村.墘窯.交趾陶 撰稿:林欣慧 侯家二哥侯春廷畢業於文化大學美術系,在因緣際會下,於民國八十年開始設計與生產交趾陶藝品,由此開啟與家鄉產業結合的契機。侯吉村老師說:「我們分為兩個部分,二哥設計完成品後,由我來進行生產製作。」而經營交趾陶事業後,他們開始慢慢挖掘家族過去的...
287 views0 comments
藝點 嘉
Sep 16, 20212 min read
日日是好日,天天都樂做|陳熙璇
陳熙璇.好日作.生活陶 撰稿:吳則萱 觀察、感受居住地區的生活文化,將自己與生活地域產生的共鳴,連結成為創作的靈感來源,是移居嘉義朴子的陳熙璇老師,陶藝創作的日常模式。「日出而做日落而息的生活法則並不單調,打開生活裡的觸覺,感受生活新的可能,發現驚喜是時刻都存在的。每個生活...
154 views0 comments
藝點 嘉
Sep 16, 20212 min read
「居嘉陶人」特展來了! 來水道頭文創聚落看嘉義工藝家創作的生命樣貌
嘉藝點水道頭文創聚落9月15日至11月15日將舉辦「居嘉陶人」特展,邀請本縣6位陶藝家聯合展出:桃城手捏壺謝宗興、陶花源蔡江隆、墘窯侯吉村、埔窯天目釉羅紹綺、好日作陳熙璇,以及朴子青創藝術家黃各輝,透過工藝家創作過程的陶藝碎片,呈現藝術創作的心路歷程。展覽設有運用無數個陶藝...
57 views0 comments
藝點 嘉
Jul 22, 20217 min read
芒種|梅雨降臨的求子廟 2
撰稿:嘉義縣文化基金會董事 陳俊哲 6、千順將軍的眼睛、腳指頭與龍虎擔 配天宮大殿前的千順將軍,傳說這是葉王所塑,有以下特點: 官帽與官袍︰此須有賜封才能戴有官帽,這在古早年代可不能隨興製作的。 衣服互換︰紅臉千里眼將軍穿綠色神袍,藍臉順風耳將軍穿紅色神袍。...
200 views0 comments
藝點 嘉
Jul 22, 20214 min read
立春|水道頭與朴子開始的故事 3
撰稿:動物好朋友店長 蘇穎成 一、百年羅漢松:羅漢松屬(Podocarpus)羅漢松科 (Podocarpaceae),別名大葉羅漢松,台灣於 1868 年由華南引入,1898 年由日本引入,1906 年由日人田代安定氏從鹿兒島引入。...
356 views0 comments
藝點 嘉
Jul 22, 20214 min read
立春|水道頭與朴子開始的故事 2
撰稿:動物好朋友店長 蘇穎成 朴子街第一任台人街長,現代化建設的開始。 1895年(明治28年):台灣割讓日本,進入了日治時期。 1920年(大正9年):,台灣總督府實施州廳-郡市—街庄三級地方區劃,正式定名為朴子街,朴子街隸屬台南州東石郡,並為東石郡役所駐地。...
331 views0 comments
藝點 嘉
Jul 17, 20217 min read
讓人來一百次的理由-朴食工藝餐桌計畫
昇華文化美學,讓工藝餐桌刺激您的五感六覺 什麼樣的體驗讓您流連忘返? 什麼樣的回憶讓您回味無窮? 又是什麼契機,成為讓您來一百次的理由? 撰稿:林欣慧 來到嘉藝點水道頭文創聚落,我們想創造的, 是一種對於生活的人文素養;一種對於美學的品味態度。...
684 views0 comments
藝點 嘉
Jul 17, 20212 min read
情境式繪畫寫生比賽:水道頭君的日常
撰稿:許嘉容 第一屆情境式繪畫寫生比賽:水道頭君的日常,由嘉義縣政府文化觀光局舉辦,4月24日於嘉藝點水道頭文創聚落舉辦,同時亦將獲獎作品於文創中心多功能空間展出。因應現階段國內防疫政策,為讓無法前來聚落欣賞作品的人們,在家也能夠感受藝術的無限想像,決定將得獎畫作於社群網站...
141 views0 comments
藝點 嘉
Jun 28, 20213 min read
一想到嘉義,你就想到…?
撰稿:黃淳渝 說到嘉義,大多數人第一直覺想到的就是阿里山,但是除了阿里山呢?你還會想到什麼?嘉義的行政區域共十八個鄉鎮市,地處嘉南平原,土地肥沃,以農產聞名,為重要農業產區;沿海地區設有多處港口,為重要漁業產區。嘉義縣蘊藏著許多豐富的人文地景產特色,在這裡你可以走進山林,體...
223 views0 comments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