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關於嘉藝點文創廊帶聚落

以故宮周邊鄉鎮為發展範圍,由朴子市「嘉藝點水道頭文創聚落」為中心向周邊鄉鎮擴散,以體驗串聯六腳鄉潭墘村、東石鄉嘉濱綠生活及太保市故宮南院等地點,並以嘉義高鐵站作為交通運輸,串聯建立在地美學生活聚落為目標,搭配聚落人文內容探查、美學共創教育、在地體驗等活動,呈現文創廊帶在地生活及歷史文化記憶。

朴子工作站

嘉義縣擁有豐富的山、水、雲、海與人文氣質,轉換成藝術文化與創意,匯集在水道頭日式宿舍群,以聚落場域延續在地的文化記憶。為了發揚在地文化,讓更多的青年願意返鄉發展,嘉藝點水道頭文創聚落也推動吉祥物水道頭君設計、帶狀性每月聚落市集、在地深度遊程、聚落導覽與美感加值展覽等,提升地方向心力,讓嘉義更美好,讓聚落真正重生翻轉新生。

東石工作站

嘉義縣東石鄉塭仔社區是一個養殖佈滿魚塭的漁村,目前朝向六級化深度生活休閒體驗產業邁進,工作室致力於推廣友善環境生產與綠色環境建置,落實「生產、生活、生態」之理念精神,產生「設計力、生產力、行銷力」,建立屬於嘉濱地域性的品牌。

為與社會大眾分享漁鄉文化及友善土地概念,在「綠水、綠食、綠生活」的願景下,成為實驗實習實踐的推廣基地,發展南東石特有的獨特性與核心價值,並學習與嘗試以人文、環境與產業共生的知識,推動環境教育、食農教育、輕食慢活綠旅行等體驗活動,用不同的方式為社區盡一份心力。

六腳潭墘工作站

墘,是旁邊或附近的意思;潭墘,墾殖的先民沿著村內數座大池塘邊蓋起了住家,久而久之,這裡便稱為潭仔墘(臺語),在日治時代,由於當地的泥土塑性相當好,當年此地人家多以生產磚塊為主業,俗稱磚仔窯廠,後來歷經嚴重的八七水災遭到破壞,磚仔窯廠一一結束生產。1991年侯春廷老師青年返鄉,再度重振此地的陶藝事業,侯老師秉持著對傳統工藝的熱愛、憑藉著本身雕塑技巧,開始研究交趾陶藝術,並與兄弟在潭仔墘成立了「墘窯交趾陶工作室」,開始了交趾陶藝術的新生命。

「存德中藥房」設立於1967年,早期醫療不發達,民眾身體不適總來此買藥;中藥房與隔壁已有百年歷史的「慶和柑仔店」形成一處廣場,因位於村里中心,成為居民聚會場所。2013年由社區規劃師與潭墘社區發展協會進行改造與活化,建築上呈現早期竹管厝的牆壁,而原屋主遺留的手錶、象棋、剪刀、打火機等老物品則鑲嵌在屋前廣場水泥地,同時也將空間轉化成為可以進行各項傳統技藝教授、社區教學推廣的地方,2019年劇組改造後仍保留此特色,未來期望透過「用九柑仔店」串連社區藝術空間,如墘窯休閒陶坊、潭墘大客廳、玉蘭花公園等據點,發展小旅行為嘉義鄉間小村注入活力。

此外,民眾可以線上預約體驗:漫步聚落、享受美食以及漫步朴城,體驗遊文創廊帶串聯而成的各式活動。活動介紹如下:

文創DM-01.jpg
文創DM-02.jpg
文創DM-03.jpg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