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朴子故事館

Updated: Mar 24, 2022

撰稿:傅冠婷



在嘉義縣朴子市的「嘉藝點水道頭文創聚落」內,有一棟由文史團體與地方居民共同募資所成立的朴子故事館,經歷時長六年的文獻資料與故事蒐集,館內展示了朴子在地從明末至今約莫400年的發展歷程。


為了將朴子在地的歷史故事與文化紀錄並傳承,嘉義縣文化基金會董事兼朴子市日新文化協會理事長—陳俊哲,耗時6年進行田野調查,訪談並記錄發生在朴子在地大大小小的事件與故事,將在地居民都逐漸遺忘的過往,整理、撰寫及編排,展示於朴子故事館內,用心珍藏朴子在地的時光記憶。


館內珍藏著早期的抗戰文宣、日治時期的瓷碗、清朝的古物等上千件文物,並依婚禮、教育、建築等主題展示,也依據清代、日治、近代等不同時代做文物的區分,館內還有整面的報紙新聞牆、照片及街訪紀錄,展現了過往在地的歷史足跡。


透過田調蒐集在地歷史 訪談過程與在地居民產生連結與信賴感


朴子市日新文化協會理事長—陳俊哲表示,這六、七年來做田野調查,藉由祖父在當地留下的好名聲,而能在對話時與在地居民更快的產生連結與信任,也藉由陳家四代在朴子的在地產業,創造出與居民的共同話題,從而能使切入訪談的過程更加順暢。陳俊哲理事長分享道,訪談過程時常透過第一代的祖先串起與朴子在地的連結,有些時候會意外發現「和某些受訪者原來是親戚關係,或是彼此的祖先們曾經有過互動」,這樣的人際網絡,使其在進行社區營造時,讓彼此間更加有連結感。


在田野調查的過程中,陳俊哲理事長發現,發現許多文史工作者在這塊領域投入的時間越久越疲乏,當中的關鍵在於從不斷從事資料蒐集的累積,卻從中得不到快樂,對於陳俊哲理事長來說,資料的累積需要發現當中的意義,並了解這些資料的核心價值,才會快樂。


有問題意識並用邏輯反推 才能在歷史洪流中了解其脈絡與價值


陳俊哲理事長表示,在從事文史工作之前,也對於家鄉朴子不甚了解,他發現由於臺灣鄉土教育在課程中的比例較低,所以許多人對於自己的家鄉缺乏深刻的認識,有一次拜訪社區幾位80餘歲的長者,詢問朴子市光復路在未光復之前的舊名,卻發現無人知曉,而相似的事件,在這幾年田野調查的過程中層出不窮,可見臺灣人普遍對於居住地的鄉土認同尚淺。


「聽故事要用邏輯去驗證並反推。」這是陳俊哲理事長在這幾年採集資料的過程中,始終貫徹的信念與行動。除此之外,理事長也在聽故事的過程中,在各個看似平常的現象裡,不斷「挑毛病」,思考驗證所見所聞,時刻保有「問題意識」,將蒐集到的資訊逐一解構、探究含意再從中探詢解答,重建一個個歷史訊息。「了解歷史,需要去了解其意義與價值,而不是一味的背誦。」陳俊哲理事長分享道。


朴子因地利成為海盜貿易的產業鏈 導致過去考取科舉官名的人稀少


陳俊哲理事長表示,朴子和其他相同等級的鄉鎮相比,缺少了一些其他鄉鎮都有的東西,像是鹽水、嘉義、新港、北港、鹿港、大甲這些地區都有的清代書院,在朴子卻不見蹤影。這樣的現象,讓陳俊哲理事長思考「朴子地區出現了什麼樣的問題?為何別人都有,我們卻沒有?」,透過歧異點的發現,進而產生問題意識,並逐步追溯至鄭氏統治時期的歷史脈絡。


鄭氏統治時期,以朴子為核心的九個村落,為顏思齊的後勤補給區域,由於各種地理因素,朴子成為了當時海盜進可攻、退可守的最佳地盤,朴子的平原地形可提供補給,方便作為海盜的後勤補給與交易區域,因而成為海盜產業鏈的一環;也因為與海盜的商業貿易發展蓬勃,因此降低了讀書考取功名的需求,並未設立書院,也鮮少有人透過科舉考取功名,在清代末年,朴子僅有兩兄弟考上了舉人,而在此之前的300多年,當地考取舉人的人數為零。


朴子曾為全台鴉片交易的最大供應商 與海盜共生的黑社會力量強大


朴子在清朝紀錄裡面,記載著「朴子船鋪賣鴉片,導致台灣白銀消失」這樣的文字內容,陳俊哲理事長說道,從船鋪可以得知朴子並非種植罌粟花、生產鴉片的地區,朴子是透過國際貿易走私鴉片的港口,由於走私的鴉片品質好、價格低,全台灣的人都到朴子購買,導致白銀在大量的鴉片交易中消失,而從另一個觀點去思考探究,會發現朴子在當時能拿到如此大量的鴉片貨,代表在海上貿易的勢力龐大,其背後也有一定的財力以及惡勢力的撐腰,才能成為全台灣販售鴉片的第一供應商。


朴子人才濟濟 貿易與醫學背景世家輩出


朴子當地由於長年發展國際貿易,當地未設書院且少人考科舉,當地世世代代大多為商人家,陳俊哲理事長因而笑稱「因為這樣的歷史背景,朴子在地人對於成本很有概念,當地的生意很難做。」而朴子在日治時期,有非常多人考取西醫師,並且至日本求學,甚至和日本女性結婚,當時共有十二位日本新娘嫁入朴子,能和殖民地區的人民結婚,在該時期是非常罕見的現象,也印證了朴子人才輩出、實力不凡。綜合以上歷史背景,朴子地區的特色之一,便是商人很多,且從事醫生職業的人口也不少。


理事長說,別看朴子現在市況安靜,朴子的人才因為商業貿易的因素而遍布全世界各地,比如:到日本成立「日清食品」公司的泡麵之父—吳百福、美國華人首富—陳得福。朴子獨特的人文環境與歷史背景,成就了當地各式各樣的故事,且孕育出許多商業與醫學相關人才。


盛產高品質五榖雜糧與麻油 出自朴子在地農夫的堅持


日前全台灣最貴的麻油生產自朴子,雖然改良後的芝麻榨油率高,未經改良的芝麻榨油率低,且不好販售至麻油工廠,朴子當地仍有農夫堅持種植原生種的芝麻,並且透過工廠製作出以改良芝麻與原生芝麻一同混和榨油的麻油,產出來的品質特別香,尤其當原料中原生種的芝麻比例越高,香味則越濃,因此價格也較一般的麻油高,有些老饕聞香而來,特地到工廠聞過味道,夠香才要購買。


此外,朴子位於嘉南大圳末端,種植許多輪種的植物,比如:芝麻、花生、紅豆、綠豆、薏仁等雜糧,在地有知名的余順豐花生觀光工廠,而朴子農會的紅豆具有一定的品質保證,不含除草劑、落葉劑等食安問題,朴子在地農民的堅持與用心,使該地盛產良好品質的五穀雜糧。


陳俊哲理事長不僅記錄在地歷史於朴子故事館 更於社群媒體做分享


多年來,陳俊哲理事長從事文史工作,在朴子地區受到相當的信賴,記錄在地文史並沒有從中獲利反而增加額外的工作量,其協助故事館的背後動機,是為了「幫助朴子、記錄朴子、挖出朴子的光榮事蹟,讓大家不要覺得朴子是個落後的地方。」


除了蒐集相關文史資料並展示於朴子故事館,理事長也在個人部落格及臉書專頁「朴子郡@生活圈」中分享所記錄的朴子在地故事。頁面中的紀錄與分享,讓曾看過當中「朴子的北漂」一文的網友,回饋道「能夠有家鄉的人認真記錄,是一件很幸福的事。」還有居住海外的朴子人留言「能夠透過社團,每天得知自己的家鄉現況,每天都很開心。」也有人說「工作忙,在睡前滑手機,看見自己家鄉的東西,是快樂來源之一。」理事長持續在社群媒體分享的文史紀錄,成為了在外地的朴子人一解鄉愁的管道之一,藉由文字的紀錄與分享,大家開始認識自己的家鄉,並產生共鳴。


透過陳俊哲理事長將在地的故事與資訊的「轉承」,讓分散各地的朴子人皆能受惠、受益,對於家鄉能有更進一步的認識與認同。理事長說道「透過每一次的採訪更了解自己,也更了解自己生長的這片土地的故事,藉由大家回饋的滿足和成就,讓自己獲得寫下去的力量,做得很開心。」


朴子故事館位於朴子市中正路11號,不定期舉辦傳統工藝手作體驗等活動,並於每天下午1點半到5點,開放民眾免費參觀。歡迎所有參訪者前來一睹朴子在地的文化歷史,也體驗在地的美食,如:鴨魯飯、黑白切、麻糬等小吃,與朴子來場美麗的相遇。


在這裡,一同重溫過去的舊有時光,看見朴子的光榮與美好。

412 views0 comments

Recent Posts

See All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