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端午 | 愛在熾熱的台灣意識

Updated: Mar 24, 2022

撰稿:嘉義縣文化基金會董事 陳俊哲


  端午是五月仲夏的第一個午日,所以端午節的台語稱之「午日節」,不要誤會是「五日節」。因為夏天多瘟疫,所以夏天開始的端午,這一天以送瘟神來警惕要小心瘟疫。所以台灣有小孩配戴香包的傳統,尤注重於兒童的衛生防疫,在新婚端午之前未孕,就要分送香包來祈福,這是相當溫馨的傳統。


  而午日節要用粽子來祭祀祖先,是尊敬愛國詩人屈原的一種轉換,也潛移默化台灣意識的儀式。尤其台灣經歷不同政權統治,各個時期不同族群的加入台灣,所以國族認同無法彰顯。一般民眾只能以家族為優先,所以愛國兩字會尤其沈重,但是朴子仍有異秀之士的知其不可為而為,表現在行為與詩詞畫作上。


台灣意識先驅者 ─── 書道家施金龍


失土的蘭花與橫行的螃蟹


  花、葉、根,漂浮在空中,根還在,是失去土了。陳之藩「旅美小簡」中的「失根的蘭花」,寫於1955,文中所述:宋朝畫家思肖,畫蘭,連根帶葉,均飄於空中。人問其故,他說:「國土淪亡,根著何處?」查閱資料是無根無土,不忘故國。畫家於宋亡後畫蘭皆不寫土,人問何故,答曰:「土為蕃人所奪,汝尚不知耶?」


  施金龍,永遠令人懷念的老鎮長,而且是人文氣息濃厚的書畫名家。以書法聞名,加上畫作專注於失土的蘭花與橫行的螃蟹,意喻沒有主權的台灣人的失落,這是面對外來政權橫行霸道的控訴。因任公職所以明瞭不同政權,卻有相同的不公不義,也因此廣施善德於民眾,也勇敢的在能力所及之下庇護異議人士。也因為掌控權力卻不為權力所迷惑,並且以廉潔自許,所以即使住宅前的道路施工時,包商願意免費施作住家圍牆,但為鎮長所拒,至今半世紀仍留下只有大門而無圍牆的住家,有的是一片綠意盎然。


  日本時代就擔任書道評審,地位之崇高是現在無法想像,傳說當時的亞洲拍賣價格遠高於于右任。而且擔任戰前戰後兩邊政權的公職,尤其是戰後民選鎮長,可見其受到的信任和自身的謹小慎微。但是日本時代的畫作,關鍵有意寓日本人橫行霸道的螃蟹,以及失去家園主權的無土蘭花。如此有臺灣意識的文人,在當時與現在都是少見的,也難怪在風雨飄搖的白色恐怖時,運用恰當的手腕來保護朴子人。如此特異的朴子人,是當地耆老尊敬與傳頌的人格者。


施金龍

  生於明治32年(1899~1986),號雲從山人,書法名家。昭和9年(1934)成立東寧畫會,設帳授徒,不計酬勞,造就人才甚多。並應聘日本泰東書道會、中日文化交流展覽會、中日親善展覽會擔任審查委員。

大正7年起(1918~1923)擔任嘉義廳樸仔腳公學校訓導心得(老師名稱之一)。昭和16年(1941)因擔任多年朴子街役場書記的工作而受到「善行表揚」。昭和18年(1943)兼任台灣司法保護委員會北港保護區配屬。


  民國35年擔任台南縣民政局課員及後調任台南縣東石區署課員。後任朴子三屆鎮長(民國36~45年),有代表選鎮長以及首屆民選。曾籌募貧困救濟金,而捐出百餘幅書畫義賣。昔有「北曹南施」之譽~北為曹秋圃,南是施金龍。

施金龍肖像照
手繪螃蟹
失土的蘭花
題匾,牛挑灣龍安宮,乙酉是日本投降紀年,但是秋天投降,所以春天仍屬日治
題匾,雙溪口石碼宮、擔任鎮長任內
作品翻拍
照片翻拍
新婚誌喜的作品
虎字題匾
前左七、施金龍。前排右一是蘇宇、右三黃如臨、右六黃錫勇、右七張天師、右八施金龍
台灣日日新報的畫作刊登、(昭和6) 1931-01-03

慈悲與勇敢的詩人 ─── 湄洲進香團團長蔡啟耀


秋江晚釣----蔡啟耀(1873~1945)

涼生氣爽荻花開、向晚風疎帶雨來:

投餌江中驚鯉躍、垂絲澤畔看鷗回。

披蓑手把嚴陵釣、戴笠胸藏呂望才:

任是富春兼渭水、優游到處好徘徊。


作者是日治樸雅吟社的創始成員,這是朴子詩作中我最喜歡的兩首之一。1945年8月15日,天皇玉音放送「終戰詔書」,8月28日同盟國軍事佔領日本。詩人在9月17日,於朴子國小上吊自殺,原因不明,無遺書。中華民國建立時,國學大師王國維自沉於頤和園昆明湖,我想大師是悼念傳統的失去,也對未知的疑惑。


猜想詩人自殺是以玉碎的態度來執行,確實那時台灣是日本的一部分,至今認同日本的也不少,當時應該更多。所以會認為美好的即將失去,未來的更是不可信,或許是如此才以死相殉。因為這個國不會以後的國,所以詩人也無法留下遺書,無法言語的痛苦才是真正的痛苦。


如果是這樣,台灣屈原當之無愧,反過來說為何這麼傻呢?我們可以用屈原來回答,就好像屈原一樣,楚國不留那就去秦國好了。可是根在這裡啊,外來統治者即將降臨,我老了,家鄉就交給你們,無法再經歷一次政權轉換,詩人就轉身離開,血腥與屈辱也即將展開。


有人以為不會離開,有人一直想離開,因為心態不一樣,所以建設台灣的結果就會不相同。當蔡啟耀先生從16歲就出外收租達到福建,也是童生讀書泉州的舊游,當時祖國故鄉的滿目瘡痍,戰火下是民不聊生。而日治後台灣的蒸蒸日上,進展到現代化、工業化。見過清代的腐敗,台灣民變頻繁是反清不反中,文化的認同不等同國家認同。再說清朝也是外來民族建立的國家,甚至韓國反清復明的思想直到不久之前,直到現在認同日本的台灣昭和老人還不少。一生見証了三個時代的興替,內心想必有濤天巨浪的波動。


如果你是官二代兼富二代的大地主,你的一輩子會是如何?若是現在不外乎開跑車、泡夜店,然後出國念野雞大學,回來再當CEO。但是朴子早期被稱焜舍的蔡啟耀先生,日本人還沒來時是先到泉州讀書,然後並沒有遵循經由科舉取得秀才貢生出身的父親一樣,也沒留在廈門當官二代。


日治時代他在朴子街上有10甲地,街外有200甲,先生對於諸多的佃農並不苛刻,見到有幼童的佃農家,就檢查他們的爐灶。若是被他摸到冷灶,就會叫人背米糧過來放在灶腳。因為以前的大灶餘溫可以保持兩三天,若是有俗稱沒火分的冷灶,那就是挨餓至少兩天了。唯恐幼童飢餓、或是媽媽沒奶水,經濟困難可想而知。所以為富能仁的體貼下人,在當時罕見,到現在也不容易,這就是摸灶濟人的朴子傳說。


後來開設綢緞莊,逢年過節時他的員工除了紅包以外,還可以依資歷裁剪幾丈布匹,歡喜的新衣過年。所以因為忠厚誠信,被推薦為保正,再因出錢出力的付出,授配紳章,最後也因公正無私,膺舉朴子街協議會員。所以先生照片中必定圓帽、西裝、佩戴紳章,顯示內外一絲不苟的端正。


日本人為了消滅台灣人的意識,就由教育下手,所以要上學就不容易了,即使能夠上學也都是全日語教學。所以先生藉由本身深刻的儒學素養與良好政商關係,就在媽祖廟廂房開起私塾,聘請名家,讓文化的香火不致遺忘而中斷。所以也有佃農來耕種的條件是點名先生傳授漢文給其子女,反而種田是附帶而已,可見先生國學素養與品德俱受愛戴。


並與客寓朴子的楊爾材先生共組樸吟詩社,聯合有志之士共同發揚書畫與詩學,可謂今之獅子讀書會。因為是媽祖虔誠信徒,捐贈供桌、神轎、香爐更是不少,也與內厝黃慎儀舉辦罕見的配天宮建醮。也發起元宵燈謎活動,藉由獎品獎勵,擴大參與民眾的深度,所謂用心良苦。所以每年媽祖廟的燈謎不只好玩的給獎品,更有前人深刻的希望。


最不可思議的是在1920年完成配天宮媽祖的湄州祖廟進香,轟動全台,全台老廟的湄州進香。這是先生花費無數的心力,送交陳情書至總督府、台南、嘉義州廳的三次請願,運用了所有的政商關係。後來台南州知事大受感動,最後促使總督府批下可貴的【路照】,這份【路照】現今典藏於台灣文獻館。


湄州進香另一個傳奇是1神14人出去,回來是2神15人。因為我們的開基媽是湄州祖廟的三媽(也有傳說是大媽或是二媽),因為神龕位置放進去剛剛好,所以祖廟想要換回去,就以一模一樣的三媽副身來掉包,因為臨時刻的來不及,年代、木質也會不對。而且把三媽副身的放置大邊(右邊),真的金身放小邊(左邊),想讓我們拿錯了,後來媽祖顯靈托夢團長,說要迎回有痣的才對。


當下有蟲子停在左邊媽祖臉上,因為這個印記我們堅定要小邊這一尊,後來祖廟才承認想換回,最後副身三媽也給我們帶回來,也就是多了一尊湄州媽祖。而多出來的一個人,是以前被騙到福建的朴子人,媽祖托夢要他跟團回來。出港檢查時,躲在船艙被檢查時竟隱而未見,這又是神蹟的表現。另外帶回的康熙御賜金杯、四季蘭,這已是眾所皆知的珍貴。


1920年大年初一蔡先生帶領進香團出發,坐著五分小火車到嘉義市,夜宿溫陵媽祖廟,次日搭火車到高雄,再搭乘「湖北丸」到廈門,再步行到達湄州祖廟。期間接受朴子人返籍當地的一位蔡容員外的招待,並會香廈門白醮保安宮,這段歷史也破解媽祖與大道公不合的傳說。其實那段傳說是曾任日本警察的許丙丁在【小封神】漫畫杜撰出來的,用意在分化與醜化,不然怎能通過日本官方檢查而出版。


回程從高雄上岸,自鹽水步行回朴子,回鑾就在二月初一這一天。所以自此朴子配天宮為了紀念這一天,就有繞境遊行。回到宮廟由蔡團長的小舅子迎接,他就是當時台灣品位最高的伯爵貴族,俗稱【王公子】是太子太保王得祿的孫子王順記先生。


海峽對岸,1920年的大陸是內外交迫,民國雖在1911已經建立,要到1928年北伐成功才算較穩定。1920年的福建是大陸南北軍閥對峙的前線,是交戰區,北軍是有名的段棋瑞,這條戰線就在泉州~廈門一帶。在那軍閥混戰、民兵四起、外族虎視眈眈的時候,率團跨海進香,是怎樣的虔誠才能有那樣的勇氣。


而且人死了再生就有,媽祖金身若是毀壞了,怎麼跟鄉親交代,怎麼跟後代子孫交代,所以發起人兼團長的蔡啟耀先生,肩負的重擔是多大啊,這樣比起來,負擔所有的團費還算是最簡單的了。像我阿公在日治時率團赴日考察,到太平又進步的日本,竟然也病死一位團員,更何況是戰區、落後的大陸。


湄州進香之後的85年,配天宮再度組團,踏上前人的足跡。另一方面,祖廟也沒有忘記往事,所以把配天宮進香團特製大照片,就放置大廳中央最大的唯一顯眼位置,而為何如此?因為一般回祖廟是分身或是再分身的回娘家,我們是原本就住這裡,我們是帶媽祖回家,我們是湄州返鄉團才對。因為媽祖也會想家吧,由她的嫡長子孫接待,看到她的子孫,也應該滿意吧。而我們也接續了與祖廟的血緣,更是重大的歷史香火程序。


跨過兇惡的黑水溝,團長蔡啟耀有泉州留學經驗,但是大多數都沒喝過鹹水。冬天的黑水溝是可怕的,現在快艇也只航行到農曆九月底,只要朴子的樹枝被吹動,黑水溝就是五樓高的巨浪。冬天布袋—澎湖的大船航班也停擺。所以日期肯定是媽祖定的,或是諮詢過的,而團員們也一生懸命的全力以赴,終於完成不可能的任務。他們可以說是朴子歷史上的英雄,榮耀與恩寵,都值得紀念流傳。


湄州進香旗上繡著【團長蔡啟耀】,這批朴子勇士還還有副團長:林知賽(林陽樹、1901~1983、朴子國小首任校長)、衛生系:林球(開基護法林馬後代,中藥房老闆所以負責衛生健康)、奉祀系:主持振沛禪師、行李系:劉棟才、保護系:蘇風榮、團員:何世治、黃麗水、黃金益、黃炳焜(鴨母寮庄長)、蔡國謀(繡莊老闆)、蔡煌、黃乾壽(製麵廠老闆,與黃麗水同為兄弟)、蔡沛。

翻拍自配天宮大符、圖像為湄洲媽寶像
蔡啟耀:配天宮湄洲進香團團長
蔡啟耀的外國旅行卷、明治40年、總督府公告。1907年公告國外旅行證件失效「27歲」,1920年帶團到湄洲進香「40歲」。難怪能夠當團長,原來老早就國外趴趴走了。其實蔡先生16歲就開始出門收租,從台灣收到福建,涉外經驗豐富,難怪能當進香團團長。
1931年樸雅吟社創立十週年紀念:前排:黃清朝(右一)、蔡啟耀(右三)、辜尚賢(右四)、楊爾材(前排中央,創社社長)、黃啟棠(左四)、林新蓋(左三)、楊大樁(左二)、沈萬來(左一);蔡錦棟(右上);後排:薛天不(右二)、陳騰耀(右三)、黃啟南(右四)、鄭慶朝(左四)、楊成裕(左三)、蔡水岸(左一)。(摘自樸雅吟社詩集新編 2013)

明信片翻拍、這是朴子在前往湄洲進香之後的大活動,大正九年三月二十三日,舉辦農產品發表會,同時印製朴子相關值得誇耀的景觀。
湄洲進香的進香旗、翻拍自配天宮官網。
為了紀念湄洲進香所製作的大北旗,是圖27明信片中的大北旗,以列入嘉義縣一般文物

20 views0 comments

Recent Posts

See All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