陳熙璇.好日作.生活陶
撰稿:吳則萱
觀察、感受居住地區的生活文化,將自己與生活地域產生的共鳴,連結成為創作的靈感來源,是移居嘉義朴子的陳熙璇老師,陶藝創作的日常模式。「日出而做日落而息的生活法則並不單調,打開生活裡的觸覺,感受生活新的可能,發現驚喜是時刻都存在的。每個生活的區域,因著居住的人與文化有著屬於在地的迷人基調,創作時將這些元素與地域特質用感受揉稔,衍生出作品。我的創作就像土壤與種子,是從自己居住的土地裡生長出來的。」「從宇宙的視角看我們的生活,土地無條件地給予我們力量,我以土地為創作核心的作品,也存在著,對腳下這片溫柔土地深深的敬意。」陳熙璇老師的一番話,令人聯想起關於遷徙的人群,那些因為創作而遷徙居所落地生根的藝術家們,以及求學遠赴他鄉的學子、因工作遷移的人們或遠離故鄉的漂流者…;在地人與移居的新居民,一起共同生活在名為臺灣的土地上,感受相同的土壤脈動與生活給的感動。
「製陶的想法是內心世界的延伸,對大同社會的嚮往,美的實現,所以在教學上我常常會引導學生從日常汲取靈感,專注覺察,將生活的關鍵感受呈現在陶藝之上,如此陶器與製作者有了更深層的意義。對我來說,陶器是包含土地、社會人文、生活為大成的生活藝術。」在過去談論生活與創作的智者漢寶德與日本美學大師柳宗悅都表露,創作不應侷限在展示,更要與生活結合,擁有生活使用痕跡的「用之美」、「用之悅」。這些主張,與陳熙璇老師所實踐的不謀而合。
問起陳熙璇老師有沒有遇過創作瓶頸,她回答道:「個人工作室的成立以來,創作與管理的執行的角力戰是一直存在的,創作靈感有時被迫排在行政管理工作後面,這個時刻,會產生一些創作人的焦慮,龐雜的店務與想全力投身創作感受的拉扯,是一種挑戰考驗,老祖宗有一句:活到老學到老,這句話說得很療癒,面對瓶頸,學習調整我還是樂觀看待的。」或許,在夢想的開始,都是結滿蒴果的桃花源,但跟現實時間拔河本不可避免,談起感性的創作以及理性的經營管理,陳熙璇老師笑著說:「創作是感性的,可以很自在的天馬行空,想要歸隱山林創作的想法也是其中之一;生活要理性面對的成分比重還是多的,創作的過程也需要很多理性的判斷,才能順暢的落實想法;在面對真實生活裡工作室的營運與管理的問題,「時間管理」是必須要用非常多的理性來排序日常的秩序。」理性與感性焦慮緊張的線條,遇見感受就迎刃而解,感受會豐沛一切,對於創作者來說,很樂意感受一切,不論是酸甜苦辣,都是調味創作不能或缺的。不要逃跑,樂觀面對它,就對了!
Comments